2019-12-17 17:52:05
前些天突然看到一则微博,社交电商淘集集官宣破产,淘集集CEO张正平发布公告,称由于资金未能如期到账,淘集集并购重组失败,将寻求破产清算或破产重整。
据透露,在今年7月左右,淘集集内部就出现问题,业绩增长受到影响,销售额停滞。直到9月,融资迟迟得不到确认,现金流开始下降。至今12月,并购重组又最终失败,公司已无法正常运营。
破产公告一出,让人唏嘘不已。这家以拼购为主业务的社交电商,上线仅9个月,月活用户就成功突破4000万,而拼多多达到这个数据却用了21个月。
此外,今年“618”期间,淘集集月活环比增长达8.4%,三线城市用户占比达33.63%。
与拼多多有不少共同点,都主推高性价比产品,都从下沉市场起步,都在短期内积累了大量用户。那为何淘集集的“拼多多模式”就不灵了?
总体来看,问题还是出在自己身上,企业本身的“造血”能力不足,缺乏核心竞争力,发展主要依靠外部投资。
对于其“半年积累1亿用户”的“战绩”,有点飘飘然,乐观于通过融资获得发展,在经营过程中甚至出现了“挪用商家货款对平台用户进行补贴-用更好看的用户数据来创造更好的融资条件”等非正常发展途径。最终,因投资人“变脸”而导致资金链断裂,“内忧外患”不得不宣布破产。
具体分析来看,淘集集之死还有几方面原因。
1、一味烧钱,转化成本高,转化率低
说淘集集傻一点也不过分,别人烧钱有策略,而它是真在烧钱,一味地烧钱,以为单纯地撒钱就是获取用户的最佳方式。
通过补贴、满减、红包来拉新,换来大量的用户注册,可惜,却没有合理的运行方式加以巩固,难以完成转化。这就导致了前期用户增长很快,后期用户增长慢,转化率低留存率差,难以带来有效利润,反而增加了转化成本。
使得淘集集过度依赖资本,更多时间花在了融资上,没有静下来思考如何合理“烧钱”,实现转化带来利润,加上后面投资方“变脸”,惨剧由此发生!
2、发展模式简单粗暴,运营不够规范
一直以来,外界对于深耕下沉市场的电商平台诟病最多的,是低质低价、假货频出、服务差这几个方面。
虽说在下沉市场的电商平台上买东西就是图便宜,但中国电商发展这么多年,大家或多或少在淘宝、天猫、京东买过东西,体验过这些平台“七天无理由退货退货、正品保证、假一罚十、三包售后等良好的售后服务。因而,下沉市场对售后、品质也是看重的,并不是说为了买低价产品就能忍受劣质的货品和服务。
假货、发货慢、售后差等问题任何平台都不可避免,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这些问题。而淘集集去年才上线,在发展模式上相对简单粗暴,在整体上没有一个相对完善的链条,因而问题也逐渐显露。
在黑猫投诉、聚投诉等平台上,可以看到关于淘集集售后、提现等多个方面的投诉贴,内容包括“客服态度恶劣”、“拉新之后无法提现”、“快递丢失不退款”等。事后也没有妥善处理,诸多问题引发后患。
拼多多的成功一方面给传统电商巨头带来巨大冲击,另一方面也给想攻入下沉市场的“新人”带来希望,但淘集集之死又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,让他们清醒,原来下沉市场竞争远比想的要更为激烈和残酷。
几家电商巨头早已部署自己的下沉市场战略。
淘宝推出了聚划算、淘宝直播等板块,加大对四五线城市的覆盖。
京东利用微信一级入口及微信市场的用户等资源,打造区别于京东现有场景和模式的全新平台,先后建立京东微信购物、京东手Q购物、京东拼购、打造全新的社交电商平台京喜,作为对下沉市场的补充,进一步挖掘出下沉市场的价值。
苏宁也早已建立并完善了自己的拼购业务…
电商巨头在下沉市场这一系列的动作,仿佛在告诉后来的人,这里已经没什么机会了。确实,这些平台电商,既有雄厚的资本支撑,也有完善的供应链、物流、售后等体系,更重要的是,在自己原有的地盘,还有一大批忠实的“粉丝”支持着。未来,下沉电商领域,可能还是这几个电商巨头争夺的下一个地盘。
或许,电商下一个风口,走快点,还能赶上。
只是,别像淘集集这么“傻”了!
-END-
关注我们(公号:单单Orderin),获取更多电商热点
NetSuite orderin社交电商会员管理解决方案,会员管理、客户画像、个性营销、推广工具、微信小程序...360°一站式打造私域流量池。点击阅读原文,快人一步致胜社交电商新时代!www.orderincloud.com/product
Hot News